近期,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项目采用的先进节能技术吸引广泛关注,其南楼外立面由939片电致变色智慧节能玻璃组成幕墙,形成一道独特风景线。该项目是河套深圳园区建筑节能领域首个示范工程,也是落地河套的香港高校中首个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示范工程的项目,打通了从高校实验室、小型试产到工程示范的链条,充分体现河套深圳园区全方位赋能科研资源,以实际行动助力成果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河套深港合作成果转化中心效果图
什么是电致变色玻璃?
作为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自主研发成果,电致变色玻璃代表全球节能玻璃技术的最新突破。它由2片透明导电玻璃作电极,中间夹有电致变色薄膜层、离子存储层和离子导电层。施加电压后,离子在离子储存层与电致变色薄膜层之间迁移,引发颜色和透过率变化,且断电后颜色状态可保持,实现正向通电由透明变着色、逆向通电由着色变透明的可逆调控。
该变色技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赋予玻璃性能稳定、材质通透、低压运作、安全节能等特性,使其在建筑窗户、汽车天幕等高透光性且太阳辐射强烈的场所大放异彩。
电致变色玻璃隔绝紫外光和红外光
产品价值和应用前景
电致变色玻璃能减少外界热源及阳光热辐射进入室内,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助力建筑物实现最佳采光与隔热平衡,符合国家“双碳”政策,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产业信息网及国信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电致变色玻璃产量从2014年的4.9万平方米增至2019年的12万平方米,复合年均增长率达20%。Allied数据预测,2026年全球电致变色玻璃市场规模将达41亿美元。
下一步,香港城市大学和中建集团将携手各地玻璃工厂建设大规模产线,致力提升现有玻璃技术。
电致变色玻璃变色示意
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于2020年3月落地河套深圳园区,共享深港两地创新资源,对标材料科学世界前沿领域,重点发展功能材料、结构材料、计算材料科学、材料分析科学四大科研领域,拥有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时空分辨率紧凑型投射扫描一体化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成果。
香港城市大学物质科学研究院(福田)院长陈福荣教授及其团队成员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出要面向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方向,聚焦新材料等前沿交叉领域,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
2024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提出将聚焦发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前沿科技领域,促进新技术实现关键性小型试产及量产前的突破性中试转化生产。
电致变色智慧节能玻璃(简称电致变色玻璃)的应用,不仅是一次建筑外立面的改造升级,更是香港高校科研成果在河套深圳园区落地的生动实践。河套深圳园区致力打造中试转化集聚区,为更多科技成果提供应用场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产生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